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河北创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重要内容;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直接补贴或贴息补助?

从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服务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财政补贴!

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

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市场引导,政府扶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人,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意见。

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

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2亿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

其中,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水稻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85%,玉米机收水平达到50%左右,油菜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基本解决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

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

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规范和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者技能,能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本条例所称人才资源开发,包括人才预测、规划、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监督与奖惩等活动!

第三条人才资源开发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统筹规划、注重效益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是:(一)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人才;

(二)在省内各学科或者技术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起骨干作用的后备人才、创新人才。

(三)能力和业绩突出的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的中级和高级管理人才!

(四)在省内具有较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五)民族民间文化人才。

(六)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人才!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人才资源开发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实际,在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中相应安排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合理流动和社会承认人才价值的环境;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以及民族自治地方、边远贫困地区人才的开发力度;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

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用人单位和人才培训、人才中介等机构应当依法开展人才资源开发活动。

第二章预测与规划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人才资源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作出总体预测。

人才资源预测应当包括人才总量、需求和种类,学历、年龄、民族、专业结构,地区、行业、产业分布等内容!

第九条人事等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人才资源总体预测方案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并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和有关单位自主开展人才需求的预测和规划。

人事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和有关单位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规划。

第十一条人才预测规划的范围包括公务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等。

第三章培养与引进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各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各类人员参加在职培训或者接受继续教育;

用人单位应当支持本单位人员攻读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学位、参加在职培训或者接受继续教育!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到国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或者到上级单位和发达地区挂职、兼职、进修及学术交流。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选拔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团队进行重点培养。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规范、便利和畅通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国外、省外人才和智力?

人事、公安等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办理引进人才的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为本省提供智力服务的国外、省外高层次人才,在服务期间,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省有关部门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经省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的,可以享受省人民政府一次性住房补贴和工作经费资助及其他优惠待遇,可以参加省人民政府相关奖项的评选;

第十八条引进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投资(包括技术入股)、兴办实业的,按照有关政策享受相关优惠待遇?

第四章评价与使用第十九条人才评价应当坚持以业绩为核心,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标准。

第二十条下列人才的评价重点为:(一)公务员重在工作实绩考核和群众认可?

(二)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实绩考核?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者认可及经营管理业绩考核。

(四)技能人才重在各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技能及工作业绩考核。

(五)农村实用人才重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提高及农村市场开拓实绩考核。

(六)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重在通晓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内涵、形式、组织、规程,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收藏民族民间珍贵文献、实物、资料的考核!

(七)其他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其能力、贡献、业绩单列评价!